報導 / 曾炫淳、王玉燕
台灣首屆金馬奇幻影展將於4月9日至 4月22日,展開為期兩週的魔幻饗宴,以超過十個單元和週邊活動、五十餘部各國經典及當代奇幻電影,一饗台灣影迷意欲重回電影魔性的飢渴味蕾和目光。
金馬獎自1980年開辦「台北金馬國際觀摩展」以來,金馬影展成了影迷們一年一度必定朝聖的電影盛會。至今,台灣大大小小的影展林立,全年無休,觀眾們從這個影展趕往另一個影展的過程,卻還有一群影展「遊幕民族」悄然站定於影史高崗上想望著台灣影展還有什麼可能性。
「它的確是因長時間潛移默化、累積醞釀出的一個屬於台灣的奇幻影展。」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說道。它同時也是韓國富川奇幻電影節、日本夕張奇幻電影節以外,亞洲舉辦較大的奇幻電影盛宴,因此即便沒有所謂「實驗影展」的稱號,新的電影總帶有新的試驗、挑戰及期許。對於台灣影(展)史和更大的華語電影世界而言,這次零政府預算、必須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的奇幻影展毋庸置疑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註記。
這匹頑皮的小金馬別開生面開拓出新鮮、好玩的展演空間,並嘗試以更為活潑、開放的觀影方法(狂歡場、surprise film、不劃位入場等),拋開金馬傳統式的觀影包袱。在經費預算有限的開創期,首屆期在優先經營影片內容,先讓影迷們打破對「奇幻」的刻板印象並接受它,等有更大的把握後,再逐步實踐所有想像。此回不僅動員全體工作人員,發展為「每個人都要看片、審片、發表意見」的合議制團隊,就連影展手冊都是團隊用心斟酌字句通力撰寫完成。
除了選映影史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經典重現」單元外,在「當代奇幻」、「東瀛抓狂」等單元中潛伏著將活躍於世界各國新銳導演的作品,其豐富、奔放的創意,正可與開、閉幕片台灣新銳導演何蔚庭、侯季然作品,以及近十年台灣電影創作的奇幻元素呼應對照。更令人驚豔的是,身兼金馬影展主席的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在「大師推薦」的單元誠心推介其它世界電影大師的奇幻經典。
首屆奇幻影展引進當代台灣不易見的電影,培育不同的影迷口味,刺激與提供在地創作能量,開創更多元、自由、寬廣的電影市場和環境;之餘,影展仍需回歸於與影(展)史的縱深對語,在影展林立的年代,思考是不是也正經歷並開創一個「影展病態」的年代?
本期《放映週報》專訪,請聞天祥暢談奇幻影展的緣起、單元規劃、奇幻片的觀影快感、影展對整體環境的影響,和台灣奇幻電影及奇幻影展其它實踐的可能。此外,並獨家請他推薦、分享幾部私房片單。
※ 訪談全文請見【放映週報】252期 放映頭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