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國民戲院「恐怖的新銳」影展──吳宇森的獨家片單

《斷了氣》 À bout de soufflé 
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1960|France

《旺角卡門》 As Tears Go By
王家衛 Wong Kar Wei|1988|HK
文 / 曾炫淳
關鍵詞:詩意與浪漫、青春與叛逆、情與義值千金

以電影的暴力美學聞名於世的導演吳宇森,創作題材多以黑幫、警匪為類型,影片常見駭人爆破跟槍林彈雨的黑幫火拼場面,英勇持槍遊走的動作中蘊置男性間情義互挺、肝膽相照的母題,輔以催情的英雄謳歌配樂,讓他的影片由外在形式到內在情感都飽滿得撼動人心。經典的,莫過於《英雄本色》(1986),當時掀起一股動作片和英雄片風潮,連國小學童掛嘴邊自比的英雄偶像,都從楚留香一變為《英雄本色》的小馬哥(周潤發飾)。

見這次影展吳宇森推薦與警匪或黑社會相關的電影,一點都不出人意表。王家衛的初試啼聲處女作《旺角卡門》(在台上映時另譯:《熱血男兒》),王家衛如《英雄本色》也強調、浪漫化了同甘共苦的兄弟情誼,老大華仔(劉德華)即便希望能淡出江湖,但為了保護屢受欺凌的小弟烏蠅(張學友),兄長兩肋插刀在所不惜。除卻兩部電影影像風格語言的迥異,《旺角卡門》略重於男女愛情承載在江湖中身不由己、雖千萬人吾亦往矣而難以讓青春永恆的慨嘆,在人物刻劃和戲劇主題、江湖空間與黑社會人際關係的形塑上,《旺角卡門》似是《英雄本色》的複調及變奏,差別只在於熱血的男孩尚未/並且不長成羽翼豐滿的英雄人物。

而另一部受推薦的電影《斷了氣》,為高達在影史上確立最恐怖的新銳作品之一,第一部長片就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和《旺角卡門》相同,片中都出現了青年對生活/生命的失措。片中的痞子形象,《斷了氣》主角米歇爾一心想帶心儀的女子遠走高飛,他的行竊、偷盜、殺人皆無罪大惡極的犯罪意圖,過著看起來平常得近於空洞的日子;《旺角卡門》的烏蠅則平日百無聊賴,心中最大的願望是在黑社會揚名立萬。無論高達和王家衛,在青年導演的時刻,他們青春和叛逆其與生俱來的生命力,帶給影片獨特的眼光和注目。

饒富趣味,且從未讓人這麼驚喜的是「斷了氣」的方式還有這麼多風貌,各具影史意義的黑白片《斷了氣》及彩片《旺角卡門》(甚至與《英雄本色》),三部電影片尾皆出現重要角色中彈身亡,《斷了氣》男主角遭警察追緝,背後中槍狼愴奔走在長路,盡頭癱軟倒地,行將就木卻惦念著細微與支離;《旺角卡門》片尾劉德華、張學友兄弟倆先後遭警方或亂槍或瞄射橫屍,生命最後的搏動;《英雄本色》小馬哥為了訓誡大哥的弟弟桀驁不馴,遭敵人趁隙槍擊爆頭喪命的悲劇形象。在對照文本與串連影像網絡,觀影活動瞬然發生巧妙的意趣,連結著不同創作生命與其世界觀對彼此的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