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中國第六代導演管虎新作《鬥牛》影評。


反寫實的作者電影印記:《鬥牛》

文 / 曾炫淳


本屆金馬獎入圍多項的《鬥牛》,不僅為眾所矚目的奪獎大熱門,更是中國戰爭電影史中一枚稀奇的印記。《鬥牛》源於導演管虎拍攝電視劇於山東沂蒙田野訪談 時,徵集到的真實故事,講述一位農民在抗日戰爭時帶著一條長相怪異的牛逃生,並在真實的骨幹上加入趙冬苓原著小說《八路牛的故事》的情節,才改編成為電影 《鬥牛》。

在1940年冬天的中國山東牧馬池村,日本人即將打來,八路軍不得不撤離村子,並命請村人飼養並保管這頭八路奶牛,村里召開緊急大會讓各戶男丁抽籤,結果 牛二(黃渤飾)卻無奈抽中。村中大老為說服牛二畫押領牛回家,將他心怡的寡婦九兒(閻妮飾)當場許配給牛二。而牛二為了要藏住龐然大物的奶牛,去山上挖藏 牛的洞窟,回來時卻發現全村已遭日軍掃蕩滅村,僅奶牛如神蹟般無傷存活,基於對契約忠誠的信念及不服輸的鬥牛精神,牛二護著奶牛經歷了日軍、鄰村難民、國 軍、游擊隊間的大小戰事,才成功抵達、半躲匿半歸隱在山區洞窟中,孰料六、七年後他又重遇到由八路軍改制的中華人民解放軍部隊……。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重裝經典】 當《東邪西毒》終極版的書寫完成……






導演:王家衛
演員:張國榮、梁朝偉、張曼玉等
出品:香港 / 2008
發行:台灣索尼音樂娛樂
文 / 曾炫淳


   《東邪西毒》已不是我個人的作品,而是屬於喜歡這作品的所有觀眾。

                                           ──王家衛


1994年,《東邪西毒》後製完成,參與當年威尼斯影展,以至影片於海內外各影展略有斬獲,到影片正式上映後,因應歐港台各地觀眾的不同需求,港資台製的《東邪西毒》居然有三種版本。據說,「威尼斯版」比較文藝腔,投合影片評審的口味;「台灣版」武打橋段較多,以符合愛看武俠片者的脾胃、刺激票房;「香港版」則兼具前面兩個版本之大成,是後來影片戲院下檔了,影迷級觀眾較喜歡的VCD、DVD版本。不管如何,導演王家衛不只一次地表示,出品人和發行商當年增加的武打戲,並非他的原意,也不是他心目中《東邪西毒》的模樣。且因,當年版權發行的讓渡,影片僅限於在華人地區發行,相當不易於推廣影片,甚至15年前在中國北京的觀眾想一飽眼福也必須去尋找盜版光碟。另一傳言,片中要角張國榮也曾建議王家衛重製(remake),將《東邪西毒》重新在更多地區發行。2001年,導演王家衛在一次專訪內說:「我偶爾會在電視上看到《東邪西毒》,總覺得可以再從容一點。」2008年當《東邪西毒》終極版完成,被帶到坎城影展首映時,王家衛回顧說:「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讓他們寄放《東邪西毒》底片的公司突然結束營業,底片拿回來,發現都爛掉了,復原這部電影的工作變得很緊急……」這才開啟《東邪西毒》必須立即重製的契機。

媒體前導演王家衛始終戴著黑色墨鏡、無劇本拍片神話,和對拍片進度保密到家,讓他的電影始終帶著濃厚的神秘色彩和一波波的爭議性話題。隨著上映與DVD發行謎題揭底,觀眾們興起了一股大家來找碴的趣味活動,進行新舊版本的內容比較,因本文篇幅有限僅概述之。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電影觀點】房子:宮崎駿動畫電影中沉默的客體

文 / 曾炫淳


翻開動畫電影史,世界動畫除了迪士尼動畫,由宮崎駿領軍的吉卜力工作室則代表另一股由東方觀點出發的動畫勢力。且宮崎駿其創作理念、風格、個性一貫且統整,儼然為動畫電影作者論的重要代表者,是以宮崎駿的動畫世界與迪士尼動畫王國所代表的意義,終究是如此黑白分明迥然不同。

日本動畫自二戰後,即使日本帝國夢碎,但挾著大東亞共榮圈所扎根的基礎,仍多少較輕易地佔有文化霸權的優勢,為廣大東亞觀眾所接受。有趣的是,日本在建築藝術領域中亦有著根深蒂固的發展傳統,無論傳統田園造景到現代當代前衛建築,皆在世界建築品味中佔有一塊版圖。因此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房子,是否隱匿了日本文化獨特性、想像力、創意性,而這個動畫、建築跨領域形式似乎預言著一個隱藏、沉默卻非常重要的文化觀察。